ブーツ ムートン | ブーツ ムートン16 | ブーツ ムートン26 | ブーツ ムートン36 | ブーツ ムートン46 | ブーツ ムートン56

ugg シューズ | ugg ブーツ 通販 | ugg 新作

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在两城建设新形势下,如何紧紧抓住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重点,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对促进我县社会和谐,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学校169所,其中中学64所,小学105所,在校学生41640人。多年来,我县把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大力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一)组织领导有保障。成立了汝城县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健全了相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全县中小学校共配齐配强了43名法制副校长,建立了统一的法制副校长聘任、管理、培训和考核制度,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基本达到四落实的要求。

(二)法制教育氛围浓。2006年我县组织在校中小学生2万余人利用暑假参加网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个人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此外还积极创办法制学校和工读学校,仅2002、2003年全县就培训品德行为偏常和有违法行为倾向的闲散青少年、辍学生、失学生168名。及时矫治了那些家长管不住、学校不想要、公安很难办的青少年的严重不良行为。

(三)学法活动效果好。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三个相连、五个一起(学习内容、考试试卷、评优评先相连,一起学习、一起演讲、一起考试、一起听课、一起评奖),积极开展了学生联家长学法活动,全县23个乡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生联家长学法活动实施方案》,联学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和家长走进了主动学法的行列。2005年7月15日至17日,重走长征路,普法万里行中央采访团深入我县小垣镇对学生联家长学法活动进行了采访拍摄,并于8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普法万里追踪》节目中播出。

二、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不够到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领导干部、学校、学生家长,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认识,不能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受考分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学校和家庭存在重智轻德倾向,忽视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二是社会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对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等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是效果不够明显。虽然摸索了一些生动形象、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学生联家长学法、法律知识竞赛、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等,但这些活动大多缺乏趣味性、针对性,而且时间、范围有限,没有长期效应,其效果也是短期的。

三、对策建议

(一)宣传发动要到位,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1、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县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2、营造舆论氛围。依托汝城电视台开办好法治报道青少年专题栏目,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刊等载体,运用录像、光盘、幻灯、漫画、编排校园系列短剧等形式加强宣传;通过继续深入开展学生联家长学法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责任要到位,建立督查考评机制

1、落实责任。明确领导小组各组成部门的职责及目标责任,各中小学校要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班级、每个教师,并与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2、科学考评。及时与法制副校长保持联系,法制副校长要参与制订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管理办法,并将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转化后进生教育结合起来,确保法制教育做到四落实;设立青少年维权信箱,掌握并及时处理学生反映的情况;学校要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形成职责明确,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3、严格督查。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督查组,对全县青少年法制教育情况开展督查,采取随时抽查、当堂听课、法律知识考试等形式,检查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

(三)工作措施要到位,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步实施,提高教育效果。

1、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

2、突出重点,增强法制教育针对性。学校领导、老师要与有不良行为、行为偏常学生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重点结对帮扶,确定负责帮教的教师,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预防和减少犯罪。

3、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利用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观摩典型案例审理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要依靠社区、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坚决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上一篇:益阳市纪委监察局大走访谱写和谐篇章

下一篇:乡镇司法员要善于占领“六大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