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 シューズ | ugg ブーツ 通販 | ugg 新作
喜迎国庆:希望田野开新篇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一个又一个捷报传递在炎陵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全县的农业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今日的农村生机勃勃。纵观60年我县农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历史的新跨越,而且正在向现代农业阔步迈进。从节衣缩食到衣食无忧,粮食产量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到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县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23万亩,总产仅19880吨,亩产169公斤,按当时全县8.15万人计算,人均占有粮食仅243公斤,棉花总产量4.5吨,油料作物总产249吨,全县农业生产仅能维持人的最低生存需要。随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县大量采用先进的作物品种、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2年双季稻试种成功,拉开了县内水稻单季改双季的序幕,从而使水稻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1年冬发起以治水、治土、治山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培肥了地力,改善了土质;1972年大面积推广水稻矮杆品种,双季稻的适种范围随之扩大;1975年县内杂交水稻试种成功,全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到1978年水稻亩产达279公斤,比1949年亩产增加110公斤。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突破传统农业建设的模式,丰富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使我县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同时,一批批农作物新品种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使我县农民打破了靠天吃饭的困局,到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已达到8.5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1995年,我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山区成建制双季稻田亩产吨粮县。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及时向种粮农民发放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等各种农业直补款项,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全县粮食生产内部品种结构进一步调优,杂交稻、优质稻已占相当比例,全县水稻播种面积19.2万亩,其中杂交水稻播种面积15.3万亩,优质稻发展到6.7万亩,粮食总产比1954年增加4.87万吨,总产达到8.82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81公斤。从以粮为纲到全面开花,农业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影响,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搞单一经营,全县的种植业生产低而不稳,发展较缓慢,从1949年到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虽然由1.98万吨增加到7.31万吨,但是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大多数农民吃的仍是红薯丝饭,白米饭仍是农民的一种奢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真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发展人民生活必须的蔬菜、水果、茶叶,不但解决了自给,而且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粮、油、果、蔬、茶等多种商品生产基地。2008年我县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其中水果总面积5万亩,比1953年150亩增长333倍,水果总产1.05万吨,比1953年6吨增长1750倍。今年,以南方早熟梨、柰李、黄桃等为主的时鲜水果面积3.5万亩,占全县水果总面积的70%,无公害套袋水果面积发展到1万亩,其中南方早熟梨5000亩,柰李3500亩,黄桃1500亩。2008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5万亩,总产3.6万吨,已成为我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尤其是高山反季节蔬菜、早春时鲜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蔬菜生产的效益,外销型蔬菜面积发展到6000亩,产品直销广东和香港市场,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台湾市场。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0.35万亩,总产108吨,面积与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5倍和6.7倍,年产值过450万元,其中以神农剑茶、高山乌龙茶、神炎春茶、铁观音茶等名优茶基地面积达2500亩。从刀耕火种到机械作业,生产水平得到飞速跨越。建国60年来,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正在迈向现代化,主要是生产工具已由建国初期的手工工具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抽水机、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2008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98918千瓦,比1956年增长8万倍。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证实了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因素,改善落后的生产条件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历史在前进,农业在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抓好优质粮食产业的转型,重点是优质稻生产的优质化和规模化。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粮食生产向大户集中,连片实现优质化,力争35年建成10万亩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扶持一大批种粮效益大户,培育一个富有炎帝文化内涵的粮食品牌。进一步拓展炎陵特色果蔬茶产业。在现有基础上重点抓好提质增效,加强基地的改造升级,把炎陵套袋柰李、平乐黄桃等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精品;蔬菜抓好外销型高档蔬菜基地的拓展,建成以大院高山绿色基地和星光绿色基地为中心的特色蔬菜产业带;茶叶重点抓好以炎帝茶祖文化建设相匹配的炎陵四大名茶基地建设。力争3--5年内,把炎陵套袋水果建成1.52万亩,外销蔬菜建成12万亩,高档茶0.5-1.0万亩。开发好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我县旅游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发集果木种植、水产养殖、特种作物种植、休闲娱乐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力争35年打造成炎帝线花卉苗木产业带、大院农业观光园、石子坝农家乐等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增添我县旅游亮点。我们充分相信:勤劳勇敢的炎陵人民,在中共炎陵县委、炎陵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未来的征途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现代化高效农业的道路上迈开新的步伐,炎陵这片希望的田野将再铸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