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 シューズ | ugg ブーツ 通販 | ugg 新作
6月8日,市委印发了《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转发宁波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甬党[2011]9号),这标志着我市正式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
六五规划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第二部分为学习宣传内容;第三部分为对象和要求;第四部分为工作措施;第五部分为组织领导和保障。其主要亮点有:
一、以继承助推工作创新。五五普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是制定和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市六五普法规划通过提炼总结工作经验成果,使我市特色做法和经验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实用化,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如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注重分类指导,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促进法律六进活动常态化;普法手段要从单纯利用传统媒体向兼需融合新媒体平台拓展;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强调要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普法合力;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法制宣传教育评价体系,引入社会评价功能,完善考核评估机制;要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价制度等等。
二、拓展了普法领域。我市六五普法规划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找准职能定位,准确把握我市六个加快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要求和基本内涵,突出了拓展普法领域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增强了普法工作的荣誉感和主动性。如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行政行为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在大型商务楼宇(商圈)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便利的法律服务;通过建立法制宣传教育资料库、专业普法网站等,不断整合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等等。
三、突出了普法主题、主线。六五普法规划在主题上紧紧围绕培育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促进法治建设,服务科学发展来做文章。在主线上遵循了创新创优,求实争先,使普法工作更具有时代的意义,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在指导思想中新增弘扬法治精神,在工作目标中量化了打造法治文化品牌的具体措施。在着力点上创新形式内容、拓展阵地载体、扩大宣传覆盖,实现了法治文化和培育法治精神与法治实践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公民意识,引导广大公民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四、确立了普法量化目标。我市六五规划依据全国、省规划的基本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五五普法实践成果及法治宁波建设的整体要求,公开具体量化目标。如在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有新提高方面:全民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其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普及率要达到100%,在校青少年普及率要达到100%。要培育市级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50家,建立300人的法制宣传教育人才库,招募5000名法制宣传志愿者;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有新提升方面:人民法院审限内结案率达100%,案件执结率达95%以上;在基层依法治理活动有新拓展方面:新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00个、市级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先进单位600家、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单位50家等;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有新突破方面:全市要建成一批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中心、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平台,推出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打造一批法制宣传教育精品项目。
五、明确了普法经费标准。普法经费的落实,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市首次在六五普法规划中明确规定:至本规划期末,市本级年人均经费不低于0.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本规划期内,县(市)区每年人均经费不低于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要求各级政府按此标准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保证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