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思考
进一步改进作风,服务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目标要求之一。县委、县政府领导一贯重视机关作风建设。近些年来,我局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古郡先锋”党建工程和“三联三帮”等活动,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进。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来看,机关作风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机关作风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机关作风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思想作风上,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不强,思想观念还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党员先进性的意识不强,宗旨观念、公仆意识淡薄;2、在学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联系实际不够;3、在工作作风上,不注意工作实效,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个别党员干部受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影响,没有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没有把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贯穿在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上。二是在党性锻炼方面。个别党员干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上有偏差。三是在理论学习方面。个别党员干部平时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习不深、不透、不全面、不系统。主要原因是思想不重视,总认为学习是个软任务,无需费太多的功夫;再者是思想上的惰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四是在工作作风方面。个别党员干部创新意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服务意识不强,还没有自觉地把基层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五是在廉洁自律方面。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司法局是个清水管理衙门的单位,没有人送钱送礼,同时单位抓紧,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不正之风麻木不仁,由看不习惯到习惯,习以为常、见多不怪。 三、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主要措施 机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期的机关作风建设应按照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这个核心问题入手,克服形式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克服享乐主义,树立廉洁勤政的作风,把机关建设成为“廉洁、高效、务实、文明”的机关。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着力研究和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把重点落实在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上。思想作风建设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带有根本性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即在党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具有行为取向特点。因此,加强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具体实践中,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最”的意识,即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是最大的政治;体制机制创新是最大的动力;“三个有利于”是最大的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最高要求。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大突破、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自觉围绕建设“和谐”、“小康”桂阳这个大局,着眼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保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把突破点选择在服务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上。一方面,服务事关“第一要务”,要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服务环境。要紧紧围绕这个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力争取得明显成效。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是要从影响服务质量的具体事抓,努力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文明、热情接待来局办事的每个群众,要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查找本单位在服务质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影响服务质量和效果的习惯做法,要认真加以反思,切实加以整改。二是对影响服务质量的人和事,要敢抓、敢管,绝不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通过抓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做到警钟长鸣。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力戒虚名、注重实际;力戒漂浮、注重实干;力戒空谈、注重实践;力戒形式、注重实效。 另一方面,机关作风建设要紧密结合形势的要求,工作任务的变化,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来排查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要做活做足“送”和“放”的文章,即把政策、法律及发展思路送到基层,把各项方便送给基层和群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司法局作为县政府职能单位、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求党员干部多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彻底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进农村、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的法律素质,继续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年”活动,05年我局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34.4万元,新建和改建敖泉等4个乡镇司法所,06年将新建和改进城郊乡等乡镇司法所12个,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年”活动,化解各类纠纷矛盾,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保持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三)把落脚点定们在基层群众服务上。针对当前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调整工作思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同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要“重行、重做”为工作着力点,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把学、改、做有机统一起来。使机关作风建设由“虚”就“实”;建立一系列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上,使机关作风建设由“软”变“硬”,促使机关干部作风转变。 (四)着力点放在发挥机关党组织作用上。机关党组织在机关作风建设中,首先要立足于从严治党,抓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纪律、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健全和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落实党内监督的各项规定,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把机关作风建设与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五)把根本点建立在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机制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稳定、长效的作风建设监督、评价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探索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今年来,我局建立和完善了涉及局机关财务管理、车辆管理使用、来人来客接待、学习作风纪律、出勤考核签到等方面制度40项。把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规范管理制度,不断从源头上解决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把作风建设作为考核机关党建责任制落实情况、评价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来规范机关党员干部的行为,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六)把基点摆在软环境的建设上。人可以营造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好的作风,离不开营造好的环境。根据机关特点,我们着力营造好三种环境。一是加强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奋发向上的政治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灌输,强调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份,大家都要珍惜,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效性。二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能从多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鼓励和支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出发,反对和抵制消极庸俗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互相理解、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营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我们已拟定于2006年12月份进行中层骨干竞争上岗。做到“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机关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项重大形象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借助多种积极力量进行建设的系统工程,要形成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把作风建设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行风建设以及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党组织要积极履行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的职责,切实加强和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使我们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