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普治长效机制 化解社会难点问题
运用普治长效机制 化解社会难点问题 去年底以来,地下“六合彩”流入我县丫江桥、坪阳庙等少数乡镇,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丫江桥镇明月村有50%的村民参与“买码”,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秩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县依法治县办、政法委、宣传部、司法局实行部门联手,运用普法依法治理长效机制,采取“疏”、“防”、“治”等手段,对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开展综合治理。 ——致力于“疏”,提高思想意识。为引导村民认识地下“六合彩”的非法性、欺诈性、危害性,首先召开全村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会议,采取讲法制故事的方式,以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为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作出《关于查禁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决定》。在此基础上,组织党员、村组干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巡回召开“法制故事会”,对村民普遍进行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对沉迷“买码”的重点对象集中举办法律学习班,从而有力提高了村民的思想觉悟,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打击和防范地下“六合彩”的共识。 ——立足于“防”,构筑防范体系。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着力在“防”字上做文章。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明月村禁止地下“六合彩”赌博公约》,由每个农户签名作出承诺,并在每家每户张贴。对30余名重点对象,由村组干部和部分老党员作为帮教责任人,实行“一帮一”跟踪帮教,并将帮教工作成效纳入村组干部和党员年度考评的范畴。同时,镇派出所、司法所联合村民委员会定期开展排查清查活动,在村民委员会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奖,每个村民小组指定举报联络人,构筑起抵制地下“六合彩”等赌博活动的“防火墙”。 ——着眼于“治”,建立长效机制。为彻底铲除滋生地下“六合彩”赌博的土壤,建立起抵制和防范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会议,重新修订完善了明月村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禁止地下“六合彩”赌博等要求写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与“文明守法家庭”等创建活动以及村民评先评优相挂钩,明确规定:今后凡参与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取消本人及其家庭一切评先评优的资格,并责令作出公开检讨,是党员的还依规定予以党纪处分。以此将禁止参与地下“六合彩”赌博的要求变为村民的自律行为。 通过在明月村深入开展专项活动,目前该村尚未发现仍然充当“庄家”、“赌头”的村民,明目张胆地参与“买码”的现象基本杜绝,一些重点对象也得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