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 迎刃而解
另辟蹊径 迎刃而解
2009年3月9日,大忠桥镇羊角井村龚铁石等四人来所反映,本村二组、三组的刘姓群众在修建村组公路,经过六合茶场地段时(注:六合茶场由杨角井村、联合等六个村二十三个组的山林开辟而成),因原有路基相对较窄而扩宽路基,在未告知龚姓家族的情况下,擅自用推土机挖了部分山体。因此六合茶场所在的二十三个组的龚姓群众认为刘姓群众欺人太甚,并扬言如果处理不好,便要挖段路基,不准二组、三组的刘姓群众在此路段修路。
3月10日,贺玉春会同大忠桥镇综治办主任曾红军赶到事发现场,实地查看,了解情况。羊角井村二组、三组群众在修建通往本组的公路,要途径六合茶场(刘铁山与龚石鼓房屋之间)。因原路基稍窄,为了通车和以后发展需要,在靠六合茶场的路面上,用推土机挖了部分山体,长度约200米,最宽达20公分。羊角井村支书刘某(住羊角井村二组)认为:二组、三组修路的路基原来有那么宽,只是挖了部分山体,对六合茶场并未造成损害。同时修路是公益事业,路修好后,不仅仅是二组、三组群众受益,一组群众(全部姓龚)也需从此路通过,大大的方便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出现目前这种局面,主要是龚姓家族中极少数所谓代表自认为有二十三个组六个村的龚姓群众支持,人口众多,因而故意找茬挑起矛盾。同时刘支书坚决表示,他是绝不可能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的,因为同那些所谓的代表谈,只会助长了其家族的嚣张气焰,更加重了刘姓和龚姓两个家族的矛盾和积怨。
针对刘姓和龚姓双方的态度比较生硬,群情激愤。在调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引发刘姓和龚姓两大家族之间的械斗。因此我们立即赶回镇政府,向主要领导全辉书记、段琪镇长、政法委员李湘军汇报了有关情况,并提出外面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案:鉴于刘姓和龚姓两大家族的积怨较深,我们从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得实际出发,本着减少和化解两大家族积怨的原则,不制作调解协议书,只是以镇政府的名义下达出来意见书。此争执地以大忠桥镇人民政府的名义征收,作为公益用地,用于修筑公路,以现有的路面为准,进行铺沙、硬化,不能扩宽。原山林权属不变,并对有争议路段附上草图及现场拍照、存档,以杜后患。这些建议得到了主要领导的首肯。
2009年3月26日,我们组织刘姓和龚姓两个家族的代表到达现场。详细地宣讲了有关的法律政策。宣布了镇政府的上述处理意见,双方代表对此均无异议,握手言和,从而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家族之间的械斗。